橄欖油魚產品 造假最嚴重 - 10大造假食品
橄欖油魚產品 造假最嚴重
10大造假食品
歐洲聯盟近日曝光的一份報告初稿列出10大造假食品,其中又以橄欖油、魚產品和有機食品最容易被動手腳。儘管歐洲今年初爆發馬肉混充牛肉醜聞,但牛肉造假的風險反而不高。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昨指,橄欖油屬萃取油,目前會在邊境抽樣檢驗有無含重金屬等,但未包括有無農藥殘留。
肉類相對較安全
負責草擬報告的歐洲議會女議員朗吉(Esther de Lange)前天表示,這份根據學術研究、警方紀錄與產業諮詢彙整而成的報告初稿,肉類居然沒上榜,令人意外。她也很驚訝部分超市居然會測試花枝圈,以確保這些產品不是以豬肛門做成。
特級油6成混充
歐盟的環境、公共衛生與食品安全委員會下月將審核此報告,希望歐盟加強管制,立法防止食物供應鏈可能出現的詐騙行為,並要求食品業者向主管機關舉報不法,好及早發現弊端。
報告指出,歐洲橄欖油業正密切注意美國、澳洲是否會推出強制性規定。歐盟執委會旗下「橄欖油與衍生產品顧問小組」希望美國公布橄欖油中殺蟲劑「乙基陶斯松」(Chlorpyrifos-ethyl)的最高殘留限量標準。今年初有多批義大利特級初榨(extra virgin)橄欖油因含有乙基陶斯松殘留物,未獲准進入美國。
初榨橄欖油是以上等橄欖榨取而成,游離脂肪酸含量極低,但據美國加州大學研究,來自地中海的特級初榨橄欖油近三分之二都是魚目混珠。
蔡淑貞表示,若進口食品標示不實,依法可處4萬到20萬元罰款,長期造假則屬經濟犯罪,會協助檢調機關調查。
歐盟佔全球橄欖油生產量至少7成,因此特別重視橄欖油品質,但也不乏未符規定的案例,如西班牙去年發現四分之一檢測樣本不合格,其中近半純度不足。
現行檢測難把關
專家則認為現行檢測方法不足以確保橄欖油品質。
今年5月歐盟原打算禁止餐廳在餐桌上提供可重複裝填的瓶裝橄欖油,只能使用封裝完整的瓶子,且用完就要丟棄,但引起英、法等國反彈,最後不了了之。(蘋果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