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榮和 冷凍新鮮水產 - 追求安心水產鮮







吳榮和 冷凍新鮮水產 - 追求安心水產鮮



業者資訊:吳榮和 02-8522-7999 新北市新莊新北大道三段7號21樓之6 愛上新鮮http://i3fresh.tw/

溫度降到零下22度,屋頂結出厚厚的霜,採訪地點拉到冷凍庫,我們跟著水產業者吳榮和,來到他的生產包裝線,吳榮和要親自確認,員工分裝產品有沒有達到他的低溫標準。

業者吳榮和:「鱘龍魚清肉一,剛好在這裡,欸,這是鯖魚嗎?」

吳榮和是一位對溫控要求很高的老闆,堅持從源頭把關,一年前他再也受不了自己從國外進口的無毒蝦仁,被部分中下游廠商添加膨發劑,決定不再透過廠商,自己成立網站賣水產,直接面對消費者。

業者吳榮和:「從加工的流程到儲存的流程,到包裝的流程,到幫我宅配的流程,都要全程零下20到25度,這樣我才能夠確保品質的完整。」

吳榮和心想,如果從產地到餐桌都在他的掌控中,或許能減少食安危機,他更想證明,堅持水產溫控是對的。

業者吳榮和:「在裡面的確有時候是比較辛苦一點,溫度都很低,這邊平均的溫度都在零下20到25度,平均大概是在22到23度,恆溫是這個情形,所以我們同仁大家工作半小時左右,會輪流出去休息一下。」

每隔半小時一定要離開冷凍庫,從零下22度回到室溫27度,員工跟著吳榮和做事,少不了吃苦,他會親自去找好食材,往宜蘭山上走,往沒有柏油路的地方去,才能找到住在深山的雪山虹鱒,吳榮和走出辦公室,來到產地,實踐他的水產革命。

業者吳榮和:「我就說我做什麼像什麼,動作很快,我從小的背景就是水產養殖跟漁業捕撈的部分,這長期將近20年的經驗,告訴我唯有親眼所見、親手所觸摸到的,我才能夠相信。」

跟商品近身拚搏,親手、親眼確認鱒魚夠不夠健康,因為他要的鱒魚不能吃抗生素,吳榮和在宜蘭山上找到這一間養鱒場,老闆黃宗銘養鱒魚一定養到足月才賣,必須耐心等上一年,2個人一拍即合,都認為水質夠乾淨、生長條件好,自然不需要用藥。

雪山山脈提供養鱒場豐沛的純淨水源,呵護嬌貴虹鱒,最初吳榮和要求黃宗銘,在夏季枯水期少養一些鱒魚,被懷疑是不是想砍訂單,合作關係一度緊張。

業者吳榮和:「鱒魚牠需要高溶氧的環境,也需要比較低溫,15度到20度的低溫環境,你枯水期水量低,水量低的情形、溶氧低的情形,你就容易比較養得不 好,我就跟黃大哥討論,在這個情形下,我們養殖密度就盡量不要那麼高,我們把養殖密度把它降低,降低的話,當然對魚的生長環境會好一點,魚兒就可以持續快 樂的、健康的、健壯的成長下去。」

水產學校畢業的吳榮和,用學術理論取得黃宗銘的認同,他承認自己是一位管很多的買家,利用網站賣水產,就連魚要怎麼殺才能維持口感,他也有意見,但想法太 多反倒成了阻力,養鱒場老闆娘Amy姊,當初配合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處理一條魚花了5分鐘,認為太浪費時間,不想合作。

業者吳榮和:「Amy姊,我們把鰓部剪開,讓活活的魚還可以充分放血,把魚體的內部也塞滿冰塊,讓魚體也可以同步降溫,保持在低溫的狀態裡面,把魚體身上殘留的血液跟黏液,會引起在運送範圍內容易細菌孳生的部分,把它去除掉。」

乍看之下,很像外行領導內行,買魚的人怎麼反過來教養魚的要怎麼殺魚,吳榮和的經驗告訴他,鱒魚經過冷凍會破壞口感,放冰塊保鮮出貨才是對的,但在深山養魚人手不足,黃宗銘夫婦深怕拿冰塊保鮮宅配,工序繁瑣,萬一延遲出貨會砸了招牌,猶豫3個月才敢點頭。

養鱒場老闆黃宗銘:「其實剛開始還是會怕怕的,不過量不是很大,他一開始要求量很大,我說沒有辦法,因為這個模式以前沒有操作過,我們開始少量,固定一個月我提供你多少量下去做,等到這流程做了OK了,沒有問題了,要把量擴大再來擴大。」

為了保住貨源,吳榮和當初帶著員工到黃宗銘的養鱒場,一起殺魚包裝,執行冰鮮宅配的壓力測試。養鱒場老闆黃宗銘:「試跑了大概3個禮拜,每個禮拜都出一大 批貨,寄到吳總的員工中南部、台東的家裡,我們寄過去,照我們模式下去操作,實際運作一次,寄過去,明天請他們打開,看看跟我們要求的有沒有不一樣,再下 去煮,吃看看口感怎麼樣,一直在試,大概試了3個禮拜,OK了,把最標準流程做出來,我們才可以確定照這樣去出貨。」

冷凍鱒魚一樣新鮮,但換成冰塊保鮮,鱒魚的肉質纖維不會被冷凍的冰晶破壞,吳榮和堅持他賣的鱒魚要有這樣的口感。業者吳榮和:「魚剛殺完之後,牠的整個肌 肉是很緊繃的,這24小時配送時間剛好符合熟成,我透過測試,讓他分別嘗試冷凍的口感跟冰鮮的口感,說服了他,再加上他們也認為,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。」

魚種不同,保鮮方式自然不一樣,吳榮和挑水產,有一點絕對不會改變,那就是慢慢養,他來到新北市雙溪,看看他要的無毒大閘蟹是不是頭好壯壯。

業者吳榮和:「麥片跟玉米就是這2種,還把它煮熟過,我們堅持要吃素的大閘蟹,我們並不摻雜一些下雜魚,因為它容易引起疾病,容易汙染水質,因為你魚沒有吃完,它是動物性蛋白質,它容易在水中造成腐敗。」

吳榮和透過朋友介紹,在新北市雙溪找到陳昶州,這裡用生態池養大閘蟹,也用山泉水養鱘龍魚,2個人的合作默契來自於想法一致,水產一律養到足月才能抓。吳 榮和vs.養殖業者陳昶州:「這一隻養多久了?這隻這樣養,養了1年8個月,相當、相當漂亮,魚體相當肥,你看牠肚子很漂亮,一般的為了求成本便宜,大概 1公斤左右,1公斤大概從頭到,大概這麼小隻就有了。」

要等鱘龍魚成熟,長出3條硬鰭,必須比一般市售體型多吃8個月飼料,假設養100條,成本暴增5萬元,很難壓低賣價,競爭力跟著變弱。

業者吳榮和:「很多市面上的鱘龍魚都講求速成,大概一尾1公斤就趕快把牠行銷掉,事實上一尾1公斤的鱘龍魚營養價值並不高,商人只是為了降低成本,事實上好的鱘龍魚一定要達10公斤以上,10公斤以上牠本身的營養價值,隨著年紀的成長,跟重量的成長才會足夠。」

吳榮和從17歲開始就在批發魚市送貨,當過水產業務,接觸海鮮20多年,看過太多速成水產,發現就算養殖戶有好的理念,單打獨鬥,會養不會賣,更怕有乾淨 水產被不肖廠商加工亂賣,他知道一些公開的秘密,養水產預防性投藥,宰殺後泡膨發劑、保鮮劑,幾次食安風暴,讓吳榮和越想越不對,怎麼他從國外進口無毒醜 蝦仁,最後被不肖業者拿磷酸鹽膨發蝦仁,美化賣相。

業者吳榮和:「這個就是我們長期,數10年來在市面上所買到的蝦仁,上面這隻就是它的前身,就是泡過磷酸鹽之前的前身,比較大、比較透明,對不對?好,我 一樣擺在手上,讓各位同仁比較一下,你會發現它幾乎膨脹了大概有2倍以上,是吧?那為什麼會變這個樣子?那就是商人們用一些化工製品、化工的藥粉,就是磷 酸鹽,磷酸鹽溶液把它泡製了一個晚上,磷酸鹽它會改變蝦子、蝦肉本身的組織,經過滲透壓的原理,讓磷酸鹽溶液進到蝦肉去,白色的泡沫,我們剛剛煮原料(蝦 仁)的時候並沒有。」

膨發過的蝦仁比較漂亮,看來Q彈鮮脆,吳榮和知道有問題,不敢吃,他的親朋好友卻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,把化學蝦仁吃下肚,吳榮和開始反省,想替水產食安做一點事,寧願自己賣無毒的醜蝦仁。

業者吳榮和:「我從事水產貿易這麼久,我的確是有從裡面獲取利益,獲取應該有的利潤,可是就是因為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、看到同學們、看到一些不知道一些食 安問題,水產食安問題,譬如說出去吃飯好了,別人吃的津津有味,我都不敢動筷子,自己良心都在那邊掙扎,我為什麼不能動筷子?因為我知道那食品會有問題, 長期以來這個都會讓我想要改變。」

一心想推廣冷凍水產的好,卻無法扭轉消費者的觀念,畢竟有多數人認為,常溫水產比較新鮮,會拿去冷凍是因為賣不完,這也是吳榮和最難突破的瓶頸。




業者吳榮和:「有些消費者習慣去市場上,要親眼看到親眼挑,如果說這些業者沒有賣完,那他是不是要拿去冷凍,要保鮮起來,第2天再拿出來販售,這個也是新 鮮度的一直流失,只是消費者沒有看到而已,為了要維持他消費者自以為認知的新鮮度,如果我是那個攤商,我是不是要想盡各種方法,維持這個商品的價值,讓它 看起來新鮮,把它講破了會有這些過程。」

為了證明冷凍水產不難吃,他跟員工一起下廚,找方法讓消費者願意下單,拿最簡單的配料醬油、破布子、米酒、蔥絲、薑片,花10分鐘蒸出冷凍魚的鮮味。

當他以為一切都搞定了,提供乾淨水產低溫出貨,最後卻栽在溫度上,一年前網站剛成立,為了省宅配費,挑便宜的業者合作,從台北出貨到高雄,當地的分貨點派常溫車送貨,產品送到客人手上已經退冰,只好緊急更換宅配公司。

業者吳榮和:「一接到電話之後,我真的覺得非常錯愕,心裡又錯愕,心裡又覺得非常生氣,因為我認為,我設計的東西品質是好的,怎麼可以在末端出了問題,一 開始我承認,我們選不對的宅配業者,反而是會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是為了省成本,犯了這個錯誤,你為了競爭,可是你有機會失去品質,或者會 造成對不起消費者,後來想想,我豈不是跟做貿易商有時候要去亂加工的道理是一樣嗎?後來想想,這不是跟我成立網站的宗旨相違背?」

從產地買來冷凍的新鮮水產,送到零下22度的生產線,分裝出貨,吳榮和試著把溫度帶來的質變風險降到最低。業者吳榮和:「有時候夏天滿過癮,冬天辛苦一點,其實也是鍛鍊身體的一種,從事專業跟自己喜歡的事情,我相信是很快樂的。」

吳榮和認為,一輩子能賺多少錢不能自己決定,但可以用一己之力去做良心事業,為食安努力,幫碰上瓶頸的養殖小農找一條揚眉吐氣的路,傳遞對的觀念才能心安理得。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36250

土雞王鄧學凱 凱馨實業 - 迎向競爭土雞王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土雞王鄧學凱 凱馨實業 

迎向競爭土雞王

 

業者資訊:凱馨實業 雲林縣斗六市引善路196號 (05) 534-7888

土雞業者:「這是第零天,剛出生而已。」記者:「啊我們這樣摸牠,沒有關係嗎?」土雞業者:「沒有關係。」記者:「沒有關係喔,牠不會怕我們帶什麼疾病給牠。」土雞業者:「不會不會,這抗病力都比較好。」

還好,不然毛茸茸小雞也真調皮,不時就有個1隻、2隻跳出籃子外趴趴走。

土雞業者:「小雞剛出生喔,其實牠有移行抗體,牠的母體會把一些抗體移轉給小雞,所以小雞如果母雞夠強壯,小雞也相對會比較強壯。」

趁著那些抗體還在,趕快把小雞裝盒,運去打疫苗補強,孵化小雞是1個溫度、濕度、時間都要小心調控的任務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它機器有在換氣,它上面有在換氣,所以牠的那個都很OK,你看那小雞很健康,這些就是桂丁雞。」

桂丁雞對很多人來說是全新的名字,這種羽色淡黃、身材小巧渾圓的土雞,是台灣首見的血統純化的土雞,鄧學凱、鄧學極兄弟跟著爸爸鄧進得,經營雞隻事業20 幾年,如今要為他們亞洲土雞王的封號,紮下更穩的根基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這個都是高蛋白質的東西,我們剛一直在講,它的速度跟溫度很重要,你不趕快把它 從30幾度的高溫降到7度C以下,它肉很容易腐壞。」

所以大量碎冰塊不斷加進冷卻槽裡,1天可以用到高達20噸的冰,這個電宰廠1天有10萬隻土雞的產能,規模亞洲最大,因此被稱作亞洲土雞王。土雞業者鄧學 凱:「我們這個環境都是零度C,你看這個整個都有,它屠體在這邊就是暫存,它在這邊殺好之後,它要在裡面等,我們每次領料只有領半個小時能處理的料,所以 我說它們等,要在這個低溫等,處理才到那邊處理,等待出貨也在這邊等待,所以我們每1個空間跟每1個空間,溫度管理都不一樣。」

就是這樣小心翼翼,符合HACCP標準的管理,鄧家父子出品的土雞,將近20年前就取得出口日本的資格,不過這也讓他們發現,土雞王要名符其實,還要多做一些事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們在看,我們都覺得很正常啊,雞本來就是這樣啊,牠本來是這樣,其實是因為雜交啊。」

鄧學凱說的是雞隻膚色不均勻的問題,再拿一盤來看看,靠近鏡頭的那一塊,膚色比較黑比較暗,鄧學凱說就常有來自歐美或日本的採購,問這雞是不是有問題。土 雞業者鄧學凱:「它其實只是因為,我們一般土雞都是透過雜交的關係,然後它沒有一個,沒有一個穩定的來源,所以牠膚色來講,它就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。」

鄧學凱說,本來覺得解釋開來就好,不過日本客人還有個追問,他不知道怎麼回答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他不會只關心你的產品是多少天、多少重量,他不會問你這個,他反而最早問的是說,你的雞是什麼樣的品種,那當時因為我們台灣土雞來講,牠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穩定的品種可言。」

即使多年來,台灣市場上是有所謂紅羽土雞、黑羽土雞,鄧學凱說,牠們也大多基因混雜,因此不只膚色,其他像抗病力、體型、產蛋率等等,表現都參差不齊,這 絕對不是可以進軍國際的產品,育種看來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。鄧學凱弟弟鄧學極:「因為我們這個,他們都會去記錄,哪一隻雞生多少蛋,然後每一隻雞的狀況都 要觀察,所以會做籠飼的一個概念。」

這些都是桂丁雞的種母雞,是從7年前就開始以紅羽土雞為基底,一代又一代汰弱留強、優化之後的成績。鄧學凱弟弟鄧學極:「剛開始挑種,就花了半年的時間, 對,我們從我們原有的種場,5萬多隻的種母去挑出來,然後我們認為牠是最好的,去當繁殖下一代的第一代的母雞,那時候就花很久的時間去挑選。」

篩選、培育、觀察然後又篩選,每個階段都要投入相當時間,並要由專業人員執行,繁瑣複雜、一言難盡。

土雞業者:「喔,給我啄下去,你看這活力也很好。」

來自畜試所的林德育博士,就一路陪著鄧家兄弟熬過育種路上,1道又1道關卡。畜試所副研究員林德育:「那我也很高興說,台灣的土雞產業,開始業者能夠自主地來尋求一個種的固定,他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那我也很高興說,在這樣子的過程中,我能夠盡到一點綿薄的力量。」

這話講得謙虛了,在不知會成功還是會失敗的忐忑中,以專業知識穩定大家的心,幫助可不綿薄。

土雞業者鄧學極:「在第3代那時候,就是有一些疾病,我們本來6個品系,也因為這樣,其中一個品系死亡過多,導致牠的那個沒有辦法去留種,合併到其他品系去,對,所以它其實有很多的狀況,都是你沒有辦法事先去預估的,你就是知道說很難實際養下去,喔,那種真的是。」

真的是心臟不強不行啊,另外還曾有一整代性狀大退步的,也虧林德育發現,是隱性基因開始顯現,而這才是揪出負面影響的契機。鄧學凱弟弟鄧學極:「確實後來也是因為這樣,就是我們持續去做,我們沒有去放棄那一個,如果那時候放棄就沒有現在的雞了。」

只是有現在的雞,還不是7年努力的終點,跟著鄧學凱去契作飼養商用桂丁雞的養雞場看看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你這樣整個喔,大概看過去,雞會跑動啊,跑來跑去,中間還有在,遠方還有在,好像在鬥好像在跳,這個普遍的活動性很好,然後牠在這邊呢,你看牠休息的時候是,很舒服的樣子坐在那邊,或坐或動的,這個都是很不錯。」

健康、好活力,這符合鄧學凱的育種規劃,不過在一片淺黃羽色中,有幾隻的顏色更白一些,鄧學凱說,那些就是還要一代一代繼續配種改進的地方,育種是一條不歸路,即使做到現在,已經獲得國際認證命名,近千萬經費,也只能算付了頭期款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才會說,為什麼有人做到後來,他明明已經做了,但散掉了,你散掉了就沒了,我們只要管理不善,中間中斷掉,我們過去的那個成績還是會沒,所以育種這個是要一直投入的,不是說你做到了,然後以後你就有了。」

從過去到未來,投注心血難以計數,不過總要不負土雞王封號,當然也就不能在包裝這一環疏忽。

 

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們只有兩個關鍵點,一個叫溫度,一個叫速度,全場不管哪一個區域,都是在這兩個核心的點上去做管控。」

總之就是不給病菌,繁殖增生的機會,不然是會出事的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他有一次他就是,就把那個胸肉拆完以後,然後剩下那個骨頭啊,他直接拆了里肌肉,直接就生吃。」

鄧學凱說的是幾年前,一位來參觀的日本採購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當場嚇了一跳,他還拿另外一條要給我吃,啊我想說,這個肉可以生吃嗎?」

原來日本就有這麼個吃法,叫做「沙沙米」,看過台北一家串燒店就這樣上菜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們當時就想說,喔原來這個部位還有人在生吃,那如果要生吃,我們就必須要讓所有的肉品,它的生菌數、它的清潔度就要非常地良好。」

從飼養到處理的清潔衛生都符合標準,鄧學凱、鄧學極還想樹立另一個標準,就是希望連雞隻的拆解分切也有執照,不同的分切方式,可以搭上不同的料理方法,希 望能發展出一整套言之有物的土雞飲食文化,幾年前,鄧學凱開始把一些台灣味道推往國際,雞汁米粉、蒜頭雞都裝進即食包裡,滾水加熱、開袋、立刻享受美味, 而肉質細緻、湯汁鮮美的金線蓮烏骨雞湯,這裡也幫消費者省去熬燉功夫,鄧學凱認為,眼前台灣土雞缺乏國際競爭力,不是土雞不好吃,而是少了些跟國際市場的 溝通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你告訴他土雞好,可是我們要講好,好像,你的標準到底是什麼?每個人好的標準都不一樣,那我們從品種開始建立標準,我們從生產過程建立 標準,屠宰加工到銷售,這整段都有標準的時候,其實消費者他,喔,他聽得懂了,他就認同你的好,然後在吃起來也有差異性,那這樣子要做掏鈔票下單的決定的 時候,就很簡單。」

不簡單的工作,就留給經營者來忙吧,鄧家兄弟正在進行的,還有烏骨雞血統品質的純化優化,也即將交出成績單了,他們很願意看到有人後續從這些雞種上,發展出更多各具特性的雞種,搭配不同地域、不同飼養方式,建立起多采多姿的台灣土雞品牌,一起去打天下。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拉麵就拉麵,但品牌上萬種,但是並沒有因為很多的競爭者,讓拉麵的市場越做越小,反而因為很多的品牌,然後讓日本的拉麵變成,全世界一談到拉麵就想到日本。」

所以這是要讓國際間想到土雞、有色雞時,就想到台灣了,鄧家兄弟的願景好大。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跟你講喔,這個可能要好幾個、好幾個八年抗戰。」

土雞業者鄧學凱:「我們曾經也很迷惘說,台灣土雞到底要走向哪裡,那好像就是,年輕人都已經覺得土雞就是很土,反正只要掛上一個土字,大概就是沒有前途,但是我覺得說,現在有個土鳳梨,在前面給我們看,我們希望可以成為第2個土字輩可以走向國際的,對。」

就像小雞孵化,蛋殼並不是束縛,而是小小身體,證明自己夠健康的一個練習,鄧家兄弟相信,用對方法,台灣土雞絕對有能力躍向國際,不必害怕競爭。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36249

手串本鋪 蕭哲文 - 專注細節燒鳥專家







手串本鋪 蕭哲文 - 專注細節燒鳥專家



店家資訊:手串本鋪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8巷20號 (02)2705-2892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串燒看起來很簡單,其實去學了之後才知道,很多細節要做。」

蕭哲文還特別專精在雞的串燒,就是日本說的「燒鳥」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基本上就是等於全雞料理了,包含對,從雞頸肉,然後雞里肌、雞腿、中腿、雞胗、七里香、雞心、雞肝,基本上雞皮啊什麼都有,所以這就是我們一天的時間。」

雞隻各部位細細處理,就耗掉幾乎一整個白天,像雞胗,蕭哲文一個一個去筋、對切,為客人去掉費力咀嚼,留下爽脆口感,連串到竹籤上的方式,也要精心排列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客人他看到的時候,這是一個傘狀,他看起來他會覺得這個是很漂亮,不會參差大跟小、厚薄度,這些細節是為了後面烤台師傅的,他在烤的時候,它的受熱的完整性,跟它的一些擺派的方式都會有影響,其實這些都是很小的細節。」

細節再小都不鬆懈,而其實蕭哲文並不是餐飲科班出身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從出社會我就一直在藥廠,做十多年的一個經驗,那時候每天都在追求數字,在藥廠那當然待遇很好,非常好,所以就覺得說每天一直在追求數字,那這個數字,真的那麼重要嗎?」

能不能就從自己手裡,做出讓人有感覺的東西呢?

蕭哲文太太陳宜君:「我們彼此為了這個事情(辭職)爭論了很久,然後直到有一天回來就說,我反正我今天就已經把辭呈丟出去了。」

事已至此,陳宜君這個做太太的倒是蠻冷靜,既然要追夢,就從夫妻倆愛吃的東西著手吧!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我之前在日本求學的時候就蠻常跑居酒屋跟串燒,吃的時候就覺得還蠻…那個味道就一直覺得、一直覺得台灣找不到那樣子的東西。」

既然要日本正統的風味,蕭哲文不取巧,踏踏實實去找老師傅學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三刀斷,我們是用三刀,就劃三刀就開了,全部都開,然後第一個是把它給攤開,這是後面,我們到時候會串,串竹籤的時候讓客人吃的時候更方便,因為我都已經先幫你給都已經都切斷。」

從老師傅學來的刀法,讓客人吃雞翅不必抓著啃,不過連左翅、右翅都要分,一開始讓人很難想像為什麼,結果是為了串起來漂亮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對,就會對稱,當然對稱的方法有很多不一樣,如果要換另外一個對稱方法,刀工又要做不一樣的變化。」

串燒的學問真的多,還好蕭哲文是好學生。

蕭哲文太太陳宜君:「或許真的冥冥之中有注定,他需要吃這行飯,所以看他各方面都還蠻上手,然後我也會問一下社長那邊的意見,社長也覺得說就是一直叫我不用擔心,可是吃胖很多是真的。」

陳宜君有日本營養師執照,當初就靠她的餐飲人脈,讓東京銀座老師傅同意收蕭哲文這個年過35,又沒任何經驗的學徒,至於「胖」這件事,蕭哲文說,那時候每天不停切、不停串、不停烤,最後都得自己吃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師父他會跟我們講說,你要這樣吃的時候是讓你知道,你怎麼樣烤才是好吃的,怎麼樣烤是不好吃的,你要去記得,用你的印象記得,你的(味覺)記憶去記得這個味道。」

而且要讓印象永不磨滅,師父規定,一天的功課是150串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日本常常講說…對食材用愛放入感情,對,那個東西是我(以前)一直沒辦法體會的,那就是那段時間,這樣一直操一直操,我覺得好累。」

逼出男兒淚的,還不只是體力考驗吧,回想那時候,放棄優渥薪水、拋下太太小孩,去追夢的這種瘋狂事,蕭哲文沒敢讓家裡其他人知道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嗯,應該是你做了那個決定,你對未知的恐懼,因為你不知道未來,你相信你一定會成功,但是這個成功要多久,你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,那時候就是覺得說,啊,你要放棄嗎?你也沒時間放棄,因為你選擇了,那你選擇了,應該要證明給別人看。」

就是這樣一股要證明自己,絕不能認輸的意志支持蕭哲文帶領夥伴,延續老師父的教導,絕不偷呷步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他現在做的動作是把七里香的骨頭去掉,所以讓客人吃起來就完全不用吐骨頭,那他會把多餘的油脂的部分也去掉這樣子。」

這位馬丁師傅是蕭哲文開店之初就一起打拚的夥伴,後來知道他本來是房屋仲介,不過也是個把意義看得比金錢重要的熱血男兒,所以蕭哲文的要求,他不會覺得吹毛求疵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他就會照這樣擺好,擺好的同時,他等一下在串的時候,他眼睛就在看,就由我們剛剛講的,由最小塊到最大塊這樣上去,他已經都在一看就一目了然,開始計算。」

蕭哲文現在處理的也又不同了,長長一條,是去了骨的雞脖子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如果只吃肉的話,它是很彈牙的,但是你如果沒有,先把筋斷成小塊小塊,客人吃起來的時候會沒那麼方便。」

所以分段後,上竹籤也是小塊小塊,不然一整條上竹籤,客人不免咬得齜牙咧嘴吧!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這也都在日本學到的東西,那時候我也問,也有問過這個問題,其實很多問題我都問過,所以我才會知道說,喔!原來是這樣。」

原來服務的核心在一種不著痕跡的貼心,這靠著這樣那樣的細微功夫,靠著時間來累積,蕭哲文這裡也早早就開始準備炭火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就是要燒到整支,大概就是這麼紅,才可以開始烤。」

爐子裡漸漸發出紅光的是密度高,敲起來有金屬鏗鏘聲的備長炭,熱度才夠高夠穩定,不過也不是用了好炭,就可以放著不管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他要用他的經驗去看,裡面的火的狀況怎麼樣,去決定搧的速度,所以用備長炭的好處就是,你看它有時候火,油一下去火上來,它很快就會不見,再加上他去搧,控制那個對流。」

不過這個控制,又要把食材種類、數量等等納入考慮,說起來又是一長串了,現在烤的就是雞頸肉,沒用醬汁醃泡,除了一點點黑胡椒點綴,從剛剛到現在只用了鹽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第一個當然就是對食材的新鮮度有自信,第二個是好的食材,只要簡單的鹽,去帶它的甜度就夠了。」

泛著粉紅色,閃出結晶光芒的這一盤,有海鹽、岩鹽等各種鹽,以獨家比例混合,蕭哲文撒鹽的手勢,也值得一看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我們要求至少(手)高度要高過於頭,因為這樣子下來之後,這個鹽花才會傘狀形地、均勻地散開 在食材上面。」

而那一手抓進多少鹽巴,以多少分量、怎樣的力道手勢,讓鹽巴從指縫間,灑到肉串的不同部位上,也都是學問,如此烤出來的雞頸肉果然Q彈清香,而且可以優雅地吃,小小一口就滋味豐富,像這個叫小手羽,是師父用精巧刀工取下的雞翅前端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烤這個的話,就要用文火下去烤,所以他…你注意看他,搧的次數就變得很少很少。」

而且力道也柔緩很多,蕭哲文說,日本老師父曾講,燒烤的好壞,有時就在手腕翻轉間,而因為每位師傅體驗不同,所以即使一樣的食材,不同師傅烤出來的滋味,就是會有微妙差異,套個流行用詞,串燒絕對是一種非常「手感」的料理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它的厚薄度跟它上去的溫度,下的鹽的東西,就是要靠師傅的經驗,這個就沒辦法教,對,要他不斷地跟客人溝通。」

有時候可能還加一點說服,例如雞里肌肉串,蕭哲文很大膽地維持它的淨白清淡,他說,這個肉有挑過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我們現在是用台灣第一個自己培育出來的雞種,就是桂丁雞,我們現在用的是80天左右的雞種,桂丁雞那是用母雞。」


雞種、公母、雞齡原來也有得講究,而把上桌肉串拉開來看,中心居然是生的,蕭哲文說,日本師父教他的就是這樣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我有問過他,他說,那你生魚片呢?對,他第一個反問,因為他會覺得生魚片也是生的,只要你在處理上,衛生上面都處理好,其實生的是可以吃的。」

「處理好」,講起來三個字又是多少功夫,當然,不少人還是會心驚驚,蕭哲文也不勉強,不過他的經驗是很多人吃過一小口,喜歡上那種生魚片一般的口感,反而還指定更生一些呢!像這一道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是,請!」

水煮五分熟的桂丁雞里肌,是去年底來到店裡的藤原一智師傅的作品,藤原師父是陳宜君的日本唎酒師同學,本來在福島經營懷石料理,311後來到台灣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他其實是抱著一種報恩的感覺,就是希望能不能回饋台灣一點什麼,所以他就說好,那就來台灣試看看。」

試試用料理來說謝謝吧,藤原師傅在煮、燉、炸等各方面都頗具功力,至於燒鳥,也就是雞肉串燒,則還是由蕭哲文持續求精求專,追求日本師父那樣的職人之道。

串燒店老闆蕭哲文:「只有想過說,讓大家想要吃雞肉的時候,就想到我這家店,至於店要做到多大的規模,沒有想過 ,我只有想好好地在這個領域,好好地鑽研我雞肉的這一塊。」

還好蕭哲文不寂寞,客人來過又來,熟到客人彼此間也成了朋友,一起支持著這些師傅們,堅持細節,修練成燒鳥專家。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362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