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



人本基金會反對唱「夜襲」 唐德明:想助選綠就大方說 - 人本基金會創辦人是高市副市長的父親

 

 

 

 

 

人本基金會反對唱「夜襲」 唐德明:想助選綠就大方說 - 人本基金會創辦人是高市副市長的父親


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8日晚間舉辦「大旗山」造勢大會,高唱軍歌「夜襲」,逾萬名支持者今(11)日齊聚凱道力挺丁守中時,也跟風唱起這首歌。不過,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感到不認同,在網路發起「拒絕毒流」連署。對此,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唐德明表示,想助選就大方說,綠色的人本基金會不要再遮遮掩掩了。

 

 

韓國瑜自從高歌一首軍歌「夜襲」後,在國民黨掀起一股熱潮,丁守中11日下午在凱道舉辦萬人造勢大會上,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與國民黨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再度提及此歌,宛若是吹起反攻民進黨的號角。

不過,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不認同「夜襲」說法,認為這個詞與民主、和平、法治、人權相違背,「拒絕夜襲意識形態」、「拒絕毒流」,並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活動。

對此,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唐德明晚間在臉書表示,人本教育基金會也實在太好笑了,這個連署的舉動,幾乎等同表明了人本基金會就是民進黨的附隨組織,是一個毫不遮掩的助選機關。

唐德明說,人本教育基金會指控夜襲在散播仇恨,那先請他們向國防部抗議才對,而且要旗幟鮮明地用力抗議,聲量要比對韓國瑜的大一百倍才行,因為夜襲明明已經在軍隊裡唱了那麽多年,為什麽從來沒有聽見你們抗議過呢?原因很簡單,就是因為韓國瑜嘛!何必還要遮遮掩掩,假借民主、人權的大帽子,實在是太虛偽了。

關於人本基金會直指唱著鑽向敵人心臟,代表的意識形態就是「排除異己,在所不惜」的仇恨意識,彷彿韓國瑜非進行民主選舉,而是上場殺敵。對此,唐德明指出,這句「鑽向敵人的心臟」讓綠營人士聽了不爽;回想民進黨的邱義仁在2004年的選舉中,喊出要把藍軍「割喉割到斷」的口號與策略,這句話如此血腥與暴力,但人本基金會有說過任何一句話嗎?

唐德明認為,想助選就光明正大的說要助選,要支持陳其邁就說支持陳其邁,千萬不要踩在別人的身上,然後撐起「偽民主、偽正義」的旗幟助選,因為這實在太過噁心,完全違背了民主政治與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則。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134934341.html

 

人本基金會批韓國瑜「夜襲」 起底創辦人是高市副市長的父親

韓國瑜,造勢晚會上高唱軍歌「夜襲」,遭到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連署抗議,這根本是散播軍國主義,但基金會創辦人史英,被人起底,根本就是現任高雄市副市長史哲的父親,也讓人質疑,這根本就是變相在抹黑,韓國瑜對此豁達表示,自己就算唱「愛你一萬年」,也容易被「黑」。


影片: 人本基金會批韓國瑜「夜襲」 起底創辦人史英是高市副市長的父親

裴在美 ..「小野,你哭什麼」- 小野和吳念真悲情混合憤怒 迷惑年輕人

 

 

 

 

 

裴在美 ..「小野,你哭什麼」- 小野和吳念真悲情混合憤怒 迷惑年輕人

 

 

小野和吳念真沒有把才華和力量好好繼續貢獻給台灣的新電影,反而一昧的去搞政治影響社會,尤其是影響年輕人為職志,但2位都已經過時了,拜託2位,醒醒吧...小野和吳在中影期間對組織改造毫無建樹,「你想啊,在中影,編審既可編劇又是審查提案的人,這好比球員兼裁判。他們不但沒有提出制度需要改變,反而剛好藉用這個機制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吳念真和小野表面老實,其實是很強悍的人。他們聯手架空了製作部經理,所有的企畫案,除了中影固定要拍的政策片和老導演,如李行、胡金銓等,其他都是他們說了算....

 

吳念真(圖左) / 小野 (圖右) 

 


悲情混合憤怒 迷惑年輕人!哭什麼 裴在美「拜託2位 醒醒吧」

 

作家裴在美(圖)

旅美作家裴在美昨 (11)日在本報《時論廣場》發表「小野,你哭什麼」一文,成為網傳熱門文章。她昨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,小野和吳念真沒有把才華和力量好好繼續貢獻給台灣的新電影,反而一昧的去搞政治影響社會,尤其是影響年輕人為職志,但2位都已經過時了,拜託2位,醒醒吧!

裴在美集作家、演員、電影編導於一身,她看了小野近日的行徑,感慨萬千寫道「小野與吳念真一路走來太過順利,自年輕時起,習慣於毫不留情地批判他人,因而看不到自身的盲點。」

吳念真和小野是在1980年至1989年於中影任職,吳是編審,而小野是企畫部副理兼企畫組長。小野和吳念真認為他們推動了台灣新電影浪潮,但裴在美質疑,「還好,你倆在1989雙雙離開了中影,否則,說不定也沒有《推手》、《喜宴》、《飲食男女》,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李安了。」

裴在美對小野與吳念真的批判,在網路上獲致廣大迴響,一堆網友跑出來大讚「說得好」,有人說「黨產會應該沒收這兩人在中影公司9年的薪資」,也有人說「小野、吳念真離開了中影,台灣才會有李安,否則台灣將會只剩下鄉土電影。」

她說,小野和吳在中影期間對組織改造毫無建樹,「你想啊,在中影,編審既可編劇又是審查提案的人,這好比球員兼裁判。他們不但沒有提出制度需要改變,反而剛好藉用這個機制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吳念真和小野表面老實,其實是很強悍的人。他們聯手架空了製作部經理,所有的企畫案,除了中影固定要拍的政策片和老導演,如李行、胡金銓等,其他都是他們說了算。」

至於創意的引進,她說,當然,他們確實推動了新電影。在風格上回歸到寫實,在題材上,不僅開發本土和鄉土,也進入一個較真實的社會面,這些都是很可貴的改變。

 

裴在美小檔案(圖)


但是電影應當是多面的,她認為,小野和吳念真在當時選的導演、題材,或自己的原著劇本,完全是以自己的口味和意識形態為依歸,就變得很單一性。裴在美認為,因為如此,小野和吳沒有把當時那股偉大的浪潮,落實成台灣電影的康莊大道。

她肯定,2位對台灣電影確實有貢獻,尤其吳念真的作品,有些雖然粗糙,但是浪漫,質樸而且令人懷念。他們開發了一個台灣電影不曾觸碰過的領域,這是不可磨滅的。

但是發揚本土特色,她說,應該是本著普世的人文精神,而不是為特定歷史背景下,產生的偏頗意識形態和悲情,來做為這樣一個本土戲劇的動力。

特別令人惋惜的是,她說,吳念真和小野用他們巨大的聲名和影響力,一種悲情混合著憤怒的浪漫魅力,迷惑了許多無知的年輕人。但他們腦子裡的想法,其實都已老了,21世紀都要過到5分之1,若還沉湎於一個幾十年前歷史背景下產生的,無論是悲情也好神話也好,是不是有夠荒唐?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81112000431-260118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