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



萊克多巴胺(Ractopamine)- 瘦肉精美豬將輸台 對健康危害多大?

 



新貓女 安海瑟薇(Anne Hathaway)

經國麵 鄭易德 - 江浙燴麵 大溪紅樓經國麵

 

 

 

 

經國麵 鄭易德 - 江浙燴麵 大溪紅樓經國麵

 

 


您吃過江浙燴麵嗎?這一道平凡家常料理,其實藏著經國先生對母親的思念。鄭易德,當兵時期,曾擔任過經國先生的廚師,他利用台灣的關廟麵,加入了蝦皮、油蔥酥、開陽等簡單食材,果然一解經國先生的思鄉情愁,也因為這段特殊緣分,鄭易德到桃園大溪開店,只為了能天天到老長官陵寢走走,告慰他在天之靈。

有一種時間的味道 ,是越新鮮越好, 羊肉總給人容易腥羶的刻板印象 ,但相對於進口羊,國產羊肉標榜清涮 ,最能夠吃出鮮甜風味 ,台灣羊農們不放棄夢想以友善養殖法, 培育出頂級的國產羊, 國產羊肉專賣店更研發出多道私房料理 ,打出全羊皆可入菜, 希望能打贏進口羊的低價競爭。


店名:大溪紅樓餐廳
地址: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152號
電話:03-387-1088

 

 


經國先生日夜思念媽媽味 只有他會煮?

一段主僕情
因為一碗麵
延續五十年
鄭易德
當過總統府伙房兵
煮出一碗江浙燴麵
讓經國先生驚為天人
把他留在身邊一年
複製日夜思念的媽媽味
這一碗江浙燴麵
如何撫慰經國先生舌尖鄉愁?
為甚麼鄭易德征戰餐飲界三十載
最後選擇落腳桃園大溪開店
只為了能
天天到老長官陵寢走走
告慰他在天之靈

 

 

影片: 經國麵 鄭易德 - 大廚憶經國 燴麵解鄉愁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濁水砂地番薯王 - 楊協翰

 

 

 

 

楊協翰 

楊協翰 - 濁水砂地番薯王

 

 

楊協翰 - 濁水砂地番薯王 好土地、好人、好心意醞釀

番薯農友楊協翰:「我現在就是要先犁田、再採收,像這就是我先犁過,她們才有辦法撿。」

已經是這一季番薯採收的最後一天,楊協翰一早加足馬力,機器轟隆隆幾乎沒停,不過鳥兒對那超大分貝,一點都不介意,因為隨著番薯翻出地面的各式小蟲,都是大餐,幾位阿桑這時候也要吃早餐了,還是由楊協翰張羅,雖然都在打雜,楊協翰的名號可氣派著,從小大家就叫他番薯王。

楊 協翰:「我這本地話,乳名阿翰,人家叫我阿翰,去撿番薯,小時候都要去撿番薯,家裡經濟狀況差,都要去撿番薯,啊番薯撿番薯,就說我比番薯大,那時候個子 很小,背簍子要去撿番薯,大家都叫我番薯王,是說我比那個番薯比較大,啊我是說,不知道是不是天命,所以要來種番薯。」

不過即使是命中注定,楊協翰還是到40歲以後,才真的開始種番薯,這工作太辛苦了,例如採收番薯,大半還是靠手工,幾位阿桑連拉帶扳,總算裝滿幾簍子,楊協翰犁過這一行地,趕快另一項後勤補給。楊協翰媽媽:「快沒籃子可用了。」楊協翰:「馬上回來啦,馬上來。」

阿桑們手下沒停,一邊跟我們解釋,不要以為番薯粗勇,在籃子裡,沒放好放整齊的話,一層薄薄的皮,刮破、碰破就不好了,而那層皮,當然更擋不住老鼠的大牙。記者:「啊,怎麼會這樣?」楊協翰媽媽:「老鼠吃的,吃剩才我們的,有的給你咬一角,就(整個)無效了。」

那番薯好的一端,看來是很飽滿的,真可惜,現在只能回土裡,正說著,楊協翰載著空籃子來了。楊協翰媽媽:「好了啦,是眼睛沒在看喔。」記者:「那老闆欸?」楊協翰媽媽:「那我兒子啦。」記者:「妳兒子喔。」

原 來這一早開始辛苦彎腰的工作,由楊協翰的媽媽領軍,忙了大半年,最後卻只能看著大批番薯,被蟲、被老鼠啃得坑坑疤疤,伯母有些生氣。楊協翰媽媽:「真辛 苦,賺不夠錢啦,不夠工錢啦,人工費很多啦。」記者:「對啊。」楊協翰:「不是啦,不是這樣講啦,本來當第一個就是啊,沒人走過的路,我們開始走,總是要 走走看,不然我不下地獄,誰下地獄對不對。」

那是一個辛苦耕作,收穫卻被掠奪的地獄,不過楊協翰說,以前的生活對他而言,更像地獄,楊協 翰本來跟著爸爸賣農藥。楊協翰:「農藥很難聞,天一亮,整個房子裡都是農藥味,那農藥味,就只是想要賺一些錢,可是全家的健康,要不要去想一想,是不是對 孩子來說,很不公平,因為整屋子農藥味,農藥是聞到味道,就吸進去了。」

到楊協翰作主以後,他帶著全家人生涯大轉彎。楊協翰:「左思右想,我跟孩子們說,不然這樣褲帶勒緊一些,農藥(生意)收起來。」

那麼,要改做什麼呢?楊協翰:「以前老人家都說,百般武藝不如鋤頭落地,才會想說耕種看看。」

轉行務農初期,楊協翰也跟附近鄰居一樣,種西瓜、種稻米。楊協翰:「就開始Test做看看,都沒什麼可收的,我說不要不要,那不能收,我沒辦法收。」

因為瓜都爛了,楊協翰完全沒用農藥,他說他可不想再聞那個味道。楊協翰:「我是覺得說,植物跟人一樣,你如果農藥當頭淋下來,你感覺怎樣,你會反抗,我們人會講話、會表白,我不要我抗議,那植物不會講話,好可憐。」

可是3年農作沒收入,只靠以前的積蓄過日子,也不是辦法,番薯王終於想到,栽種躲在地下的番薯。楊協翰:「老鼠吃剩的,我一定有,不會完全沒收成。」

而這塊濁水溪南岸,高灘地上的砂土,也剛好適合番薯,在地下伸展。楊協翰:「你如果要種好的作物,還是要適時、適地、適種,這3適很重要。」

只 是這塊地對人來說,有件事情就不怎麼好受了,每當東北季風吹襲,風吹砂實在厲害。楊協翰:「有學生說要體驗,好啊,從台北下來的就說要體驗,我說那一次他 們真的是盜採砂石,全身沾滿都帶回去,用遊覽車載,我說採砂石用遊覽車載,感覺是比較先進,頭髮撥一撥喔,那砂石好幾斤重。」

楊協翰很會苦中作樂,不然有機耕作的生活,有時還真鬱卒。楊協翰:「我拿番薯去賣(給盤商),說有機,要賣多少,多別人幾元,就不要了。」

在雲林鄉下那時候,楊協翰完全不知道,有機農產品要找誰來買。楊協翰:「小農真的很可憐,小農都快變成小蟲了,你知道嗎,四處打探,進無路、退無步,要勇敢踏出去,也沒路走。」

而番薯也還是會遭蟲害,蟻象、雞母蟲咬過,番薯會有疤,甚至會臭會爛,左鄰右舍都看著,看熟悉農藥的楊協翰,什麼時候破戒。楊協翰:「我如果要那樣做,我就不會農藥收掉了。」

所以,前後又3年時間,楊協翰找資料、問專家,費洛蒙防治法,這2年漸漸看到效果,對付老鼠,則靠田邊的陷阱。楊協翰:「嗯,這根水管就是這裡面有飼料,要給牠們吃。」記者:「給老鼠喔?」

其實這幾年,田裡生態越來越豐富,對付老鼠的,也多了一樣。楊協翰:「這百分之百,一定眼鏡蛇的皮,喔,還滿新鮮,這沒幾天(才剛脫皮)。」

 


 

也就是說,那很毒的蛇,還在附近。楊協翰:「所以說你們這樣踏來踏去,我是滿擔心啦(會踩到蛇)。」

那麼耕種的人,風險不是更大?記者:「很毒欸?」楊協翰:「很毒,對,咬到就死人。」記者:「對啊。」楊協翰:「生態本來就這樣,這七星瓢蟲,沒有農藥的指標。」

沒用農藥,有機耕作,產量是會打折扣,可是番薯品質越來越好,也值得回倉庫以後,更多小心呵護。楊協翰:「欸,對,我現在就要來清一清。」

清理番薯,原來要這樣細緻,一個一個,毛刷輕輕刷。楊協翰:「拿這個番薯一定像拿雞蛋,你要像雞蛋對待它。」

楊 協翰種的是台農57號番薯,皮特別薄,稍微碰破,分類馬上降級,說來楊協翰的分類,真是有些苛。楊協翰:「它的根這麼粗,你看看,這根比較大,你看人家這 個這麼小。」記者:「那是要頭大還是?」楊協翰:「有沒有,這麼小。」記者:「喔,這個很小。」楊協翰:「這麼大條的(頭)這麼小,這個(大的)纖維比較 多,這(小的)纖維比較少。」

番薯王選番薯,要中間飽滿、兩頭尖,表面盡量平整,最好皮色在土黃土紅中,帶一抹金光,才當得起A級評價, 只是,楊協翰說,太大了也不行。楊協翰:「這條,給你猜猜看。」記者:「這條不錯啊,很漂亮。」楊協翰:「一定是B啦,這超大了,根本是上架機會就很少, 一上架,光看這條,就很多了,一頓飯,歐巴桑如果這條買回家,其他別買了,所有菜錢都在這裡了。」

我們不免嘀咕,這樣分,會不會太挑,楊協翰說,還有更厲害的。楊協翰:「以前我老婆分幾種,53種。」

這可是英文字母,輪兩輪都還不夠。楊協翰:「這比較長,這比較圓,又不一樣,總共分53項,我們工人拿兩條,這樣,53格,不知放哪一格,我說到神明那邊,擲筊比較快啦!」

不免要問,何苦這樣費工夫?楊協翰:「我太太說,不要緊,這些歐巴桑有工作做就好。」

原來務農很多時候,耕耘的是那份人情,所以楊協翰雖然希望,鄰居們也來做有機農業,他知道目前特別對當地盛產的西瓜來說,完全不放農藥,還有相當困難,他也只能忍耐、體諒,而國小同學有西瓜快採收了,倒不妨去要幾個來嘗嘗。

楊協翰:「你在哪,你來,番薯說要找你啦,他在他的田,說要去你的田啦,他說要去我們田,要去採西瓜啦!番薯現在在番薯的田,你現在到番薯的田會合,我直接要先去那裡啦!」

一段番薯繞口令以後,往靠近濁水溪河道的低灘地走,一望無際的西瓜田,是地方經濟命脈。楊協翰:「喔,這顆漂亮,就這顆,喔,妳連葉子都拔了,不過是說這樣比較漂亮,這樣漂亮。」

只 是摘好了瓜,別忘了好好沖一沖手,後來經過一塊玉米田,看到的景象更讓我們謹記楊協翰的提醒,田邊地上的紅色顆粒,楊協翰說,那叫托福松,是一種殺蟲劑, 旁邊一尾小蛇,已經一命嗚呼。楊協翰:「只是爬過就死了。」記者:「爬過就死?」楊協翰:「我們人聞到就難過,別說牠直接碰到,很難聞喔,我就是聞到這味 道頭就會痛,我很怕(這味道)。」

還是趕快回可以暢快呼吸的地方,番薯採收工作告一段落了,田裡卻更加熱鬧,原來,留在土裡的番薯還不少,親朋好友想來撿的,那都是福利。楊協翰:「隨便撿都有,你看,大成這個樣子的。」

不過看看,鏟子、耙子,加桶子、大麻袋的陣仗,說撿,太含蓄了。楊協翰:「你好吃的東西不要浪費,人家要撿回去吃,何樂而不為。」

這 是台灣鄉村,惜物也惜人的性情,而楊協翰的免費大放送當中,其實還有份自豪。楊協翰:「(以前村民說)有機,騙我不懂喔,有機怎麼會好吃,結果今年度改變 很多,我今年賣給我們村裡,已經1千多斤,我覺得這個數字不錯啦。」記者:「不錯欸。」楊協翰:「我覺得10斤、100斤也OK,因為有進步,我覺得隔 壁,左鄰右舍最需要,我最需要他們鼓勵,因為他們每天睜大眼,都在看我在做什麼東西。」

所以楊協翰說,鄰居親友願意進來這田裡面尋寶,不就是一個肯定嗎?楊協翰:「真正好吃,不然你來我家,啊去他家就可以,不必來我家,他烤給你吃,剛吃西瓜時就要說一聲啊,啊你還在拍我喔。」

這位大姐就這樣,帶著她的番薯離開了,所以要吃烤地瓜,還是找楊協翰吧,不過這時得有一些耐心,番薯王第一個提醒是,要料理烹煮之前,才可以水洗番薯。楊協翰:「洗了你就要馬上處理了,不然容易壞掉啦,老人家說,比較容易爛。」

而因為楊協翰希望,他的番薯可以讓消費者暢快地連皮吃,獲取最完整的營養,所以清洗的過程,也要細心掌握那個恰到好處的程度。楊協翰:「那個粗皮還沒脫落,烘起來口感會不好,太白也不可以。」記者:「會怎樣?」楊協翰:「會破皮。」

理想顏色是這樣,陽光下,一個個金黃明亮,不只A,都是A+番薯。楊協翰:「應該是要兩個加,你烤的話,一定要大小適中,還有皮膚要細皮嫩肉。」

另 一邊,楊協翰的太太架起鍋子,煮番薯籤稀飯,原來我們也不必為沒晉身A咖行列的番薯擔心,楊協翰還是會為它們挖掘用處,即使是歪歪扭扭,連D都排不進去的 番薯。楊協翰:「這已經開始在發芽了,長出綠葉就會很好看,我大意上是說要廢物利用,今年度要試試看,我跟朋友說了,要拿一些盆子、花盆來裝。」

順便說明一下,番薯跟馬鈴薯是不同的,番薯發出芽來,會變粗糙,變不好吃,可是芽點搓掉還是可以吃。楊協翰:「要不然地瓜葉怎麼能吃呢?」

不過那又是不同品種的番薯了,其實番薯的世界,是很多元、多采多姿的,最近楊協翰就在建造加工室,以後還要做地瓜餅、地瓜醬等等,不過目前,冰烤番薯已經是明星商品,因為楊協翰夫婦步步用心,連烤缸也特製。

楊協翰:「我自己想著說,一定要用一層的,因為不能太多層,因為太多層的話,那焦糖滴下去,會滴到第二層。」

所謂焦糖,這番薯甜到,邊烤邊會有糖蜜滴出來,糖蜜在皮上烤久了會苦,可是滴在缸裡,那厚厚一層焦糖,熏蒸當中,讓番薯甜香更加豐富,也逐漸在一些有機市集裡,打出名號。楊協翰:「他們說,吃到以後呢,別家吃不來,他說好像用什麼被我們說迷住了,他們是這樣講的。」

說來真是種迷人,而獨特的滋味,經過1個半小時,攝氏150度的烘烤,番薯皮咬起來脆脆香香,與綿軟香甜的金黃番薯,搭成絕配。楊協翰:「你怎麼對待這條番薯,讓客人吃到嘴裡,是怎樣的感受,你都把關好,這東西不是成本的問題,真的吃得到是福報的問題。」

因 為都是好土地、好人、好心意醞釀出來的,所以烤地瓜能香甜,番薯籤稀飯,也有股自然清香,地瓜葉是自家院子長的,摘摘炒炒,就是一盤,還有自製蘿蔔乾,炒 出的一盤炒蛋,都讓人感覺一種簡單卻純淨的幸福。楊協翰:「三頓吃番薯配菜脯,賺錢給女人,一個就是我女兒,一個是我老婆,這樣人生實在有夠苦,這樣講好 像很苦,不過再想想,自己也找到自己的健康,我覺得何樂而不為。」

而說來更樂的,因為每天在田裡忙碌,楊協翰說自己已經瘦了10公斤,真 的可以把褲帶勒緊一些了。楊協翰:「你的累,一方面對大地、還有對人類、還有你種出來的東西,人家回饋回來,人家講回來一些,像比較窩心貼心的話,你的番 薯很好吃,你番薯很好很理想,這樣我就覺得,有些心滿意足的地方。」

而雖然一直到現在,生活大半還得靠以前賣農藥的積蓄支應,楊協翰有信 心,這塊土地不會餓死人的。楊協翰:「褲口袋會空空,褲帶也會變鬆,不過心情比較輕鬆,我覺得這樣做還OK啦,還是選擇一樣心情比較輕鬆,人生的價值點, 你的價值,人生走這一趟,你的價值感在哪,你自己要去把它定位下來。」

這位番薯王的定位,是讓自己、也讓更多人,踩踏著乾淨土地,呼吸到清淨空氣,這般消遙,不正是一種王者享受。TVBS

 

 

 

 

 

千金女的錦鯉人生 「我的雷諾瓦不見了」

 

 

 


千金女的錦鯉人生  「我的雷諾瓦不見了」 


 


千金女的錦鯉人生  「我的雷諾瓦不見了」 


3甲土地,20個魚池,50萬張嘴,每天一早等鍾瑩瑩打點,一顆顆飼料,都是天然原料製作,鐘瑩瑩堅持,不能放抗生素或增艷藥劑,那些東西太傷身體了,維持住健康的話,錦鯉可是一種能活到,70歲的長命動物,而每天的吃飯時間,就是健康檢查時間。

錦鯉業者鍾瑩瑩:「牠來吃飯的時候,頭是抬起來的,手是這樣子的,很開心,左邊,右邊,我們就會去看牠的下巴,鰓,手鰭下面的肉,皮膚上面,抬頭起來的,光澤度怎麼樣,有沒有寄生蟲咬牠,就從牠靠你,最近的時候去觀察。」

只是飼料一灑,水上一片色彩繽紛,哪看得出甚麼名堂?鍾瑩瑩:「我們就是看牠…,掃射,有沒有…,就是你要練習啦,所以為甚麼說,你要到一個魚場去,你要學人家養魚的技術,你可能要3、5年,妳就是要天天看…,看到一看就知道。」

鐘 瑩瑩則已經這樣看了8年,瑩瑩的爸爸媽媽,把養豬場改成錦鯉魚場,更是30年前的事了。鍾瑩瑩父親鍾英哲:「32年前我是想,我如果認真,5年我就會養 了,結果5年後我,太太問我會了沒,不會,我說,再給我5年我就會,結果5年又5年,到現在32年,我研究32年了,你如果問我,會了沒,我也還是說再給 我5年,所以這個真的是學無止境。」

不斷要學的,包括營養學、疾病學、生態學、遺傳學等等,鍾英哲說,前十年,大概死了大大小小2千萬尾錦鯉,才累積出一些養殖知識。鍾英哲:「10年,就超過3千天,3千天,一天不能有事情。」

現 在才剛30出頭的鍾瑩瑩,那段時間倒沒忙到累到,爸媽養錦鯉雖然辛苦,收入還是不錯的,就讓她隨自己興趣念美術,到北京進修,瑩瑩也放心當千金小姐,絕不 做家事,要是沒人做飯,現成的,買就有,不過8年前,養尊處優的日子大翻轉,鍾爸爸投資土地失利,負債2億,他一通電話到北京,要瑩瑩回家。鍾瑩瑩:「一 開始很不適應是因為,我從小受的教育,就是告訴我說,妳只要能夠弄個文憑,就幫妳找個好人家嫁了,給妳買車子給妳買房子,然後給妳開畫展,就是那種,像雷 諾瓦那個,彈鋼琴的少女有沒有,很夢幻的生活。」

夢幻生活裡,可以定期美白保養,刷卡買包買衣服。鍾瑩瑩:「回到這邊的時候,就,嗯,3公里以內沒超商,也沒有電影院,甚麼都沒有,然後妳還要穿個青蛙裝,跳下去抓魚,整個妳的生活是,南極北極,完全不一樣。」

那 時鍾瑩瑩對回家,打從心裡抗拒。鍾瑩瑩:「有時爸媽也會脾氣上來啦,就會覺得說,對啦,對啦,妳一個在外頭過得好就好,我們過得怎樣都沒關係,養孩子沒用 啦,就會講這些氣話,妳自己心裡也會難過啊,爸爸說,好啦,都不要回來啦,這些小孩沒用啦,報紙登一登斷絕父女關係,妳也不用擔心有人,去找妳討債。」

鍾 瑩瑩終究回家來了,有些關係是斷絕不了的,可是有個關係,她忍痛斬斷了,因為2億債務,不知道,甚麼時候還得完,鍾瑩瑩毅然跟男友分手,跟著爸媽進魚池, 從零開始學起。鍾瑩瑩:「父母親不會藏私,不會藏私地教妳,那當然父母親教妳,他也不會給妳下班,所以就是說24小時都在學,我剛回來時,常常,我們工作 到晚上,10點、11點,晚上客人比較少了,媽媽就跟我講,來來來,我帶妳去看哪隻魚生病了,我就,喔,好,跟著她去。」

剛開始學,甚麼 都要看,都要記,鍾瑩瑩說,有一陣子,她每天只睡3、4個小時,因為每天不同的時間點,氣溫不同,氣壓不同,魚的狀態,水的狀態,也都會跟著變化。鍾瑩 瑩:「半夜會被挖起來,譬如說,凌晨3、4點的時候,有的是都沒有睡,有的時候睡到一半,被挖起來,媽媽都會覺得說,她要趕快把,她的知識內力,都傳給 我。」

千金大小姐就這樣,認命養魚嗎?鍾瑩瑩說,慢著,慢著,這一集還沒完。鍾瑩瑩:「前面3年的時候就會質疑,自己的人生沒意義,因為 跟我想的落差太大,我的雷諾瓦不見了,我怎麼變村姑了,我不要可不可以,我要跑回都市,過我要的生活,可是妳又想到說,如果不要的時候,家裡有兩個老人, 泡在水裡面。」

那時鍾瑩瑩才20幾歲,嬌滴滴的年紀,卻每天在盡孝道跟追尋夢想之間,天人交戰。鍾瑩瑩:「有一天醒過來就想說,應該我的粉紅色的夢,應該再也不可能實現了,很傷心哪。」

可是哭過以後,鍾瑩瑩的心裡也清楚了。鍾瑩瑩:「好,我要把這個家,這個行業扛起來,它將來會變成我終身的職業。」

只 是父女爭執,從此揭開新的一頁。鍾瑩瑩:「如果你是希望,我接這個產業的話,那應該你的經營模式,是在未來,你們兩個總有一天,退休的時候剩我,我那個經 營模式是,要為未來市場著想的,你們也知道我是女孩子,我也不是本科系的,我沒有辦法在亞洲這邊,交際應酬的,我一定是要做歐洲美國南非,那些市場的,可 是人家,要的魚就是要這樣子的啊。」

「這樣子」,就是乾淨無用藥,歐盟對觀賞魚的進口,有嚴格的衛生環保規範,所以對當時慣用抗生素的, 台灣養魚場來說,不是好做生意的地方,鍾瑩瑩卻要試試看,而第一步就要爸爸,把掛了幾十年的防鳥網,拆了,給錦鯉來個物競天擇。鍾瑩瑩:「我爸這樣看我, 妳有沒有搞錯,妳知不知道那每一條魚,都能賣錢嗎,妳如果網子撤掉的話,一半以上會被吃掉欸。」

可是鍾瑩瑩認為,會被鳥抓到的魚,要不然是病了,要不然有缺陷,也賣不了甚麼錢,而魚場本來也常常要做篩選工作,讓鳥來選,還免付工錢咧。鍾瑩瑩父親鍾英哲:「她的想法是認為她對,我是認為,我做這麼久了,妳還跟我爭,吵架一定會有,到最後會找出一個折衷的辦法。」

其實是鍾瑩瑩使出撒手鐧,不然,她乾脆不要做了。鍾瑩瑩:「我要做的是,要做一個品牌,做一個企業,我要做的是一個國際的,所以我不希望說,我的魚運到丹麥,人家說啊那個魚場魚不好,或者是那個台灣的魚不好,我不希望被人家,講這樣子的話。」

只是魚養好了,很快發現另一個問題,歐美客人連台灣在哪裡,都不太清楚,怎麼會有信心來買魚呢?

鍾 瑩瑩牙一咬,每年砸百萬,帶錦鯉去歐洲參展,只是當年第一步,跌很慘,當時鍾瑩瑩找了一個歐洲業者合作,沒想到重要關頭,魚卻被吞了,鍾瑩瑩空有好幾桶 水,秀不出半尾魚。鍾瑩瑩:「回到飯店後就蹲在地上哭,一直哭,哭到抽筋,在那邊哭,我的隨行顧問就看著我,就跟我講說,不要哭厚,然後我就說,他為甚麼 要這樣對我,他為甚麼要騙走我的魚,我的魚明明就很健康,他為甚麼要說我的魚生病,他難道不知道說,如果我的魚不來參展的話,我這次展覽其實算失敗,辦一 個展覽有時要將近一百多萬,然後我的顧問就跟我講說,因為他是人。」

說起那個顧問,奧地利籍的Christian,也真的是機緣巧合,他 本來是瑩瑩,在北京時的同學,鍾瑩瑩養魚得閒,最重要的疏壓方法,就是跟老同學們發發mail,吐吐苦水,專攻行銷的Christian,本來單純幫忙出 主意,後來認真研究分析市場,就是他教瑩瑩,怎麼在國際魚展當中,打出台灣招牌,以書法、泡茶等活動,加強品牌形象,當然如何讓錦鯉,在裝箱空運之後,仍 然保持活潑美麗,就要鍾瑩瑩努力了,過去一般台灣魚場,就是用藥,瑩瑩的爸媽,也不例外,不過顧問提醒瑩瑩,飼養過程都不用藥了,怎麼能在最後一關,功虧 一簣呢,這件事,她又跟爸爸喬很久。

鍾瑩瑩:「沒關係,我們家甚麼沒有,魚最多,我們就去準備,各式各種造型的箱子,長的短的胖的瘦的, 然後包魚,自己試,實驗的精神,終於實驗出來說,啊原來如果你要,48個小時的,你要70個小時的,還有轉機幾次的,還有當地國家,溫度是幾度的,條件是 怎麼樣的,我們怎麼去包這個魚。」

例如現在桶子裡這幾尾,白金,昭和,丹頂等等,正準備去英國,過幾天,桶子還要更小,水還要更少,飛行 前的適應期,前後要一個月甚至兩個月,還好,付出時間的成果是,不只爸爸能,在台灣的比賽拿獎,瑩瑩在全球最大的,荷蘭魚展的比賽,也拿獎回來了,還拿了 好幾次第一名,這讓瑩瑩對自己,定下的方向更有信心,於是她開業界先鋒,在農漁養殖場,聘請起行銷顧問,現在更有了個英國學徒。

Andy本來在英國買賣錦鯉,跟瑩瑩做生意做熟了,想擴大生意版圖,學習更多錦?的知識,這是他來這個魚場,當學徒的第3年。魚場學徒Andy:「因為我也想做,從台灣到英國的生意,我需要有個地方,魚的品質,健康狀況,都是我能信任的,這裡的水準夠高。」

可是,魚場幾十年,摸索出來,看魚看水的,那些眉眉角角,就這樣教給外人,不可惜嗎?鍾瑩瑩:「我對我的魚場,非常有自信,你在我這邊學在我這邊看,你以後一定是只買我的魚而已。」

還有一個關鍵是,很多養魚要訣,不是要學,就馬上學得起來的,都要時間,要用心,要體力,這天下午要抓魚。鍾瑩瑩:「這樣可以瘦大腿,因為下面是爛泥土,他們腳下面要綁那個線,一隻腳是要拉下面的線,然後腰拉上面的線,然後再兩隻手拉。」

3個人,兩個拉網,沿著池邊走,一個在中間,幫著整理,幫著推。3個人缺一不可,因為網子裡這時不只錦鯉,還有越來越多的泥巴,越來越重了。鍾瑩瑩:「動不了啊,欸,可以動了,可以動了。」

風聲呼呼中,3個人總算會合,不過這個下午的工作,才進行了1/3,魚池邊架起,臨時的篩選工作區,這一池一百多尾的錦鯉,各自飛躍向不同前程,有的要留著繼續養,有的可以去讓,客人欣賞選購,還有的可以當種魚,都要一一分類。

鍾瑩瑩:「牠們身上沒鱗片,都沒鱗片,像人的皮膚一樣很光滑的,這種品系叫德國鯉,欣賞牠們的時候,就是第一個看皮膚的光澤,像同樣這幾隻,哪一隻最白,這一隻,第二白,牠,所以以皮膚光澤度來比,牠第一名,可是如果,以身材來比的話,應該是這隻最壯。」

每隻錦鯉各有特色,要做出適當分類,真得要有相當眼光跟經驗,更別說,這麼俐落的捧魚手勢,也是花時間練出來的。鍾瑩瑩:「(冬天)冷的要死,你也不可能穿長袖抓,怎麼抓,一定是短袖,然後就背心,魚就幫你洗臉,啊,腰,腰已經彎了一個多小時了,酸的很哪。」

而 到夏天,烈日當頭,青蛙裝裡也全濕,流汗流的,不過學抓魚,不只是為了把魚搬來搬去而已,鍾瑩瑩說,就是從手上感覺到的,錦鯉的肌肉緊實度,皮膚黏液的觸 感,可以進一步知道,牠們的身體狀況,而錦鯉是一種,會跟人親近的魚,養熟了,牠們也喜歡讓主人摸一摸。鍾瑩瑩父親鍾英哲:「亮晶晶,笑一個。」鍾瑩瑩母 親:「我不要我害羞,我不要上電視啊。」

因為用了心照顧,鍾瑩瑩真心愛著這些錦鯉,跟牠們在一起,即使工作,即使累,也還是開開心心,而 透過她的搭配,最簡單的藍色水桶底,也能有美麗的流動圖畫。鍾瑩瑩:「這個種類的魚都叫大正,牠基本上是白紙,然後紅色主要色塊,搭配青黑色的,小青墨去 搭配的,大正的珍貴就是,牠那個青墨要帶藍色光澤。」

剛抓的錦鯉挑出代表,鍾瑩瑩細細拍照上網,她的網站不同一般,也是奧地利顧問教她 的,瀏覽人數那些資訊,其實沒甚麼用。鍾瑩瑩:「你的網站的設計,是要可以看到,客人是從哪裡來的,IP反查的系統,所以今天如果有荷蘭的客人,我們在哪 個地方,登了廣告之後,10天之後有一百個荷蘭人,來看你的網站,那他們來看甚麼,他看你的魚的照片,看你的運費,還是看你的文件,那他喜歡我們紅白色的 魚,就會放好幾種類型的上去,我不是要在網站上,賣那隻魚,就是讓他們,知道這種類型,林志玲,蔡依林,劉嘉玲,讓他們選,荷蘭人都去看林志玲,所以你知 道,下次你如果要賣荷蘭人,就要帶林志玲去。」

聽來真是有趣,鍾瑩瑩都用美女,來比喻自己的錦鯉,不過也有例外的,像是這一尾,明明有浪漫水袖,卻有個很江湖味的名字,九紋龍。鍾瑩瑩:「就是牠那個黑色,灰灰的地方有沒有,牠有時候會變成全黑色,全黑色,就像龍一樣,神出鬼沒。」

另外瑩瑩還要介紹大家,認識她的最愛,蝙蝠俠。鍾瑩瑩:「我覺得牠臉的特色,很好看,很可愛,給人家看一下,而且牠肚子是金色的。」

可是其他地方黑壓壓的,好看嗎,跟傳統養錦鯉,紅色金色好風水的觀念,也不太合吧,鍾爸爸曾經疑惑,不過現在他也承認,這些錦鯉在瑩瑩口中,美得有道理。鍾英哲:「她唸過藝術,她以藝術眼光來看這條魚,到歐洲去,去跟歐洲人講,歐洲人可以接受。」

鍾瑩瑩:「這種魚有客人要買啊,丹麥的,我說不行,這隻是我的,等我有天蓋豪宅,我要蓋個漂亮池塘,把牠般去那邊住。」

瑩 瑩的有天,還要等,她的錦鯉們倒都已經住豪宅了,因為要讓魚長大,就得給牠們,盡情伸展的空間,品種好的錦鯉,可以長到一公尺以上長度,這幾天剛好是,一 年一度,讓錦鯉繁衍下一代的時候。鍾瑩瑩:「Daddy看看,爸爸還媽媽,公的還母的,很像媽咪咧,公的,好,公的。」

飼料、設備很多方面,鍾瑩瑩雖然跟爸媽有不同想法,可是育種繁殖,這裡鍾爸爸還是權威。鍾英哲:「這隻很漂亮,好像用畫的,這好像丹頂鶴,這叫丹頂,對,那一隻的母親,1米02,那隻母親1米02,那牠這隻配成的話,牠比較有機會大。」

哪一尾魚有哪樣的血統,可以跟哪一尾魚搭配,鍾英哲腦子裡有個資料庫,瑩瑩要下載完整資料,還要好幾年,不過出力的工作,現在已經由她接手。鍾瑩瑩:「喔,太聰明了,竟然從旁邊翻過去。」

大大的錦鯉,水中動作可矯捷了,而撈魚網吃了水,加上槓桿作用,施加在手上的力量,增加好多倍,對手臂,肩膀,腰,都是考驗。鍾瑩瑩:「啊,不要拉我,我會掉下去真的職業病,醫生是說你就不要做,我說我知道,可是實在是不做不行。」

原 因還是一樣,為了要在市場上名列前矛,從基礎就必須開始注意,而所謂最好,還不是看現在的定義。鍾英哲:「你今天要繁殖這條魚,你最少要看3年後,3年後 於這麼大尾,你要養3年後,5年後差不多70公分,80公分,70公分左右,5年後,所以你看,現在這些這樣,最少要3年前要準備,3年前要準備好。」

鍾瑩瑩:「不要等市場好賣再來做,就來不及了,你要先知道今年,也許會流行甚麼,那你就要去看很多的展覽,或者是你對時尚要有品味。」

越 問,真的越覺得,養錦鯉不簡單,這要考驗起,對趨勢的預測能力了,而剛剛總共兩尾母魚,7尾公魚,分兩池,相親結婚,可能入夜之後,就會開始產卵,鍾家人 也又要,開始一個不眠夜,不過對瑩瑩來說,這不算甚麼了。鍾瑩瑩:「對我來講,這些跌跌撞撞的過程,當下是很痛苦難過,可是當過去,再來看的時候就覺得, 嗯,都是很有趣的,第一集演到這裡,第二集演到這裡,每一集都有狀況,好像我們的八點檔一樣。」

而這部劇集裡,爸爸對接班人的要求,也不因為她是女兒,就打折扣。鍾英哲:「妳不要跟人家比,妳要跟自己比,妳今年有沒有比去年好,沒比較好的話,你要檢討,為甚麼沒進步,是人為,還是天候,一定要想出來。」

其 實鍾瑩瑩已經把自己磨練到,很少人能跟她比了,從8年前跳進魚池開始,她讓不少人跌破眼鏡。鍾瑩瑩:「你們有想過嗎,有想過說你要,把一個產品賣到一個市 場,因為你的經濟條件,不夠充裕,所以你,寧願住在帳棚,晚上零下四度的嗎,你有想過這樣的事情嗎,沒有,沒有人想過,為甚麼,大家說好可怕好辛苦,你就 是因為很可怕,很辛苦,你就都不做,可是我不會,我的個性就是那種,反正又不會死,就試試看哪,沒甚麼好丟臉的,我不偷不搶。」

而雖然兩 億負債,現在還有將近一半沒還,鍾瑩瑩越試越有信心。鍾瑩瑩:「妳的生命的價值,不是在於銀行,存款的數目有多少,房子有多大,車子有幾台,不是,生命的 價值是在於你自己能做甚麼,然後你做了之後,你對這個社會,對這個環境,起了甚麼樣的作用,你覺得自己辦不到的事情,你想辦法去做了,你做到了有成就感, 你做的這個事情對別人,對整個環境,是有正面影響的,那你的價值就更多了。」

從優渥到儉樸,從雲端到谷底,鍾瑩瑩從中挖掘出,自己本來,也不知道的能力,雷諾瓦的夢幻少女,其實8年來一直還在,雖然粉紅臉頰,曬出點點雀斑,長髮還經常泡在魚池裡,不過跟錦鯉一起,一樣構成動人圖畫。TVBS

 

 

 

 

 

婆媳傳承滇緬菜 切磋12年用廚藝過招

 

 

 

婆媳傳承滇緬菜

 

婆媳傳承滇緬菜 切磋12年用廚藝過招

 

 

12年前,當了大半輩子家庭主婦的汪奶奶,開這家雲南料理小吃店時,已經63歲了,那時候,孫子才剛剛出生,還沒時間好好含飴弄孫,和婆婆同樣是緬甸華僑的媳婦李賽豔,就鼓勵愛做菜的婆婆,走出家庭,另創一片天。

媳婦李賽豔:「我婆婆在家也沒什麼事,剛好我公公又過世嘛,過世的話,(婆婆)每天待在家裡面,也很無聊啦,每天在那邊,偶而又想到我公公,什麼啊,心情又很難過,又哭啊,什麼的,沒有什麼重心啦。」

本 來隨丈夫在南非經商的李賽豔,決定留在台灣,但她發現勸婆婆、陪婆婆,好像都還不夠,公公婆婆感情好,婆婆一下子失去依靠,即使已經是12年前的事了,才 開始講起這一段,婆婆的眼眶就紅了。婆婆汪李桂芳:「對對對,相當貼心。」記者:「怎麼說呢?」汪李桂芳:「不是假的,真的真的,比女兒還貼心,妳講。」

一 邊擦眼淚,一邊感性的誇媳婦,當初為她著想的提議,李賽豔為哽咽的婆婆接過話來,反而說,這都要謝謝婆婆的成全。李賽豔:「其實開店是,其實都是互相的, 因為,我婆婆也是為了我,我是為了她這樣子,因為,我興趣就是很喜歡做吃的,就像煮麵類的,那時候,我就想說賣個麵的話,比較簡單,婆媳兩個可以一起做, 所以我就想說,我婆婆也是想說,完成我的心願,這樣子。」

小吃店店面,是自家車庫改裝的,6張桌、20張椅,婆媳倆在這兒,用食物回憶家 鄉緬甸,酸酸辣辣的口味,李賽豔每天一早上市場,為婆婆買回新鮮食材,洋蔥味道鮮明,是雲南菜基本調味,但每回,總剝得婆媳倆淚眼相對,店門口的走廊,就 成了婆媳倆,一起剝洋蔥的開放工作室。汪李桂芳:「哭了,我媳婦虐待我啊,切洋蔥就會流眼淚。」

婆婆本來還故作開玩笑的說被媳婦虐待,一 看到老鄰居走過,又趕緊解釋,就怕媳婦真被誤會,剝好的洋蔥,是用來做滇緬口味的涼拌皮蛋,鋪一層洋蔥,再墊上番茄,去皮蛋腥味。李賽豔:「我婆婆說,外 面賣的皮蛋,都是賣下面墊豆腐,那我婆婆說,我們的醬料比較特別,那下面墊點洋蔥,然後,弄點番茄這樣子,吃起來又比較健康。」




從決定開 店起,店裡的菜色、做法,李賽豔都是以「我婆婆說」為最高指導原則,李賽豔來台灣前,家裡開過麵館,也有些烹飪底子,爐台前,麵杓都由她掌理,要做雲南平 民小吃紹子麵,得先炒料,雞蛋、番茄、肉末炒成一鍋醬,再拌進麵條裡,滇緬一帶習慣拿紹子麵當早餐,營養又不怕挨餓,婆婆交代,這碗麵要裝得滿滿,讓人吃 得飽飽,才是雲南紹子麵精神,所以店裡的麵,也幾乎都賣50元,12年沒漲過價。

另一道雲南涼麵,李賽豔也鼓勵婆婆端上桌,撒上叉燒肉絲、紅蘿蔔、黃瓜,鮮豔的顏色和豐富配料,李賽豔聽婆婆說過,以前,每回為5個子女做涼麵,總會聽到好吃的讚美,現在也希望婆婆能從客人那兒,多得到些成就感。

可別看這些雲南麵食,材料簡單、做法方便,口味道地的關鍵,其實是在費工的醬料油鍋裡的花生,得先大火炸熟,再收小火,就怕把花生外皮炸黑,調醬汁時,就不夠金黃。

李賽豔:「像我有時候煎著,可能沒有說一直在炒,一直在翻轉,應該你一直要翻著,沒有翻的話,後來有時候,會比較焦,會比較不香,我婆婆看到,我婆婆說,喔,不行,這一鍋,那個也是不太會的話,前面都有一些會焦掉。」

汪李桂芳:「她偷懶,有的就圖快,煎的東西,她又跑,有的時候,我都煎著它,又會去做別的東西去了。」

這 個圖快而忽略的小細節,就曾經被婆婆唸過,李賽豔慶幸,還好婆婆都是柔性勸導,從來沒有對她大聲過。李賽豔:「所以,後來我炒這個花生的時候,我就會比較 用心一點,我就會炒,炒完,因為婆婆一定會看,所以有時候,如果說燒焦了,焦了一點,我就趕快把它藏起來,我說趕快藏起來,等下婆婆看到,一定又會唸我說 炒得太焦,我沒有用心,就不好吃嘛。」

涼麵醬用酥炸過的花生和芝麻攪拌後,才加進雲南香料辣椒粉、花椒粉、八角等等,調出香、麻、辣、又 不嗆的雲南風味,婆媳倆都是邊調味,邊嚐味道,媳婦愛吃酸,來台灣比較久的婆婆,卻覺得涼麵醬,醋味太重,不符台灣口味。汪李桂芳:「一般人如果像我,有 時候囉嗦了,這樣搞不好,她不會生氣啊,她說好好好。」

另一道大薄片醬汁,也是依著婆婆的味蕾調出來,辣椒得剁成碎末,一開始婆媳倆還是 用手工切,後來,李賽豔怕婆婆吃不消,才換成果汁機,把辣椒、大蒜打碎,再加白糖,讓醬汁辣中帶酸甜,大薄片這道雲南名菜,是把豬頭肉片得比紙還薄,肥瘦 相間,才不至於口感太過油膩,因為刀工實在是太費力,李賽豔一度和婆婆商量,不想再賣這道功夫菜。

汪李桂芳:「像我們片大薄片,她看我片 很累,她說媽媽,要是我的話,我不賣了,大薄片不要做了,我說不行,雲南的特色,特色,你大薄片一定要做,這是我們雲南的東西,做的是那個特色嘛,不同的 口味,所以,我就在那邊一邊片,一邊,其實,每個手,手指頭都已經割,都流血了,可是流血了,還是一直這樣子,都要切,要是我手不斷,她還依賴著我。」

一切還是以「聽婆婆的話」為準,那段時間,婆婆摔傷了手,李賽豔只好放大膽子,學刀工。李賽豔:「她手斷掉,所以,就沒辦法用刀子,那結果,婆婆就在旁邊看著我。」

有 了婆婆技術指導,不光是大薄片,為了那盅,燉到散發香味的雲南氣鍋雞湯,原本依賴婆婆做的,李賽艷後來連雞,也得自己剁。李賽豔:「所以人家說,為什麼, 你就找那種市場的,人家幫你剁好的,可以買回來,可是,婆婆不喜歡那樣子。」汪李桂芳:「我不喜歡,外頭洗不乾淨,因為怕人家說,處理得不乾淨。」

李 賽豔知道,婆婆當慣了照顧一大家子的家庭主婦,什麼都得自己做,才放心,剛開店時,只有婆媳倆,要忙完這些工,還常常來不及出菜。李賽豔:「我婆婆說,怎 麼那麼多,那麼多菜,還沒做出來,我說沒關係,那就不要急,慢慢來,一桌一桌來,因為有時候菜太多了,單子很多,來不及的話,我就跟我婆婆說,有時候,婆 婆也會催我一下,哪一桌什麼東西,還沒去,你趕快去啊,我說,等一下,不要急,慢慢來,一桌一桌,對不起,因為我真的太慢了,沒關係,沒關係,婆婆慢慢 來,慢慢來,人家說好好吃喔,覺得很開心。」

還好客人的體諒,總是給這對婆媳很多鼓勵,這也在忙亂間,讓傳說中,容不下兩個女人的廚房,磨出了一套相安無事的合作之道。

李 賽豔:「忙的時候,反而妳不要想,就是只要專心的趕快做妳的,自己的部分,就好了,妳根本沒有時間說,要去吵,或是什麼,都來不及了,就是因為,我婆婆我 們兩個一起做的時候,她就是負責她的涼拌的東西,涼拌菜,我會跟她講說,媽,哪一桌有一個涼拌菜,趕快做,那我就負責我自己的麵,所以,我們兩個其實是還 OK啦!」

只是,這一陣辛苦下來,從早起準備,到打烊收拾,可把婆媳倆給累壞了。李賽豔:「擦地下,擦裡面的料理台,都是我倆一起做 啊。」記者:「沒有請婆婆先回去休息啊?」汪李桂芳:「妳怎麼能回家,我放她一個人,我怎麼放心。」李賽豔:「婆婆也不放心說,我一個人在店裡,她就幫著 我這樣子。」

雖然家就在店附近婆婆也捨不得媳婦一個人辛苦,非得留下來幫忙,兩個人再結伴一起回家。汪李桂芳:「倒頭就睡了,起不來,她 說媽,起來了,我說,我再睡一下下,太好睡了,我說這樣子也不錯啊,這樣子工作很忙碌,就完全就是不會想到任何事情了啦,沒有時間來想了,沒有時間想,就 想好明天早上,準備些什麼,準備些什麼。」

李賽豔心疼婆婆辛苦,不過也發現忙碌得很有成就感的婆婆,再也沒時間觸景生情,為公公的離開傷心,總算是走過了那一段;雖然平時店裡生意忙,每當逢年過節或店休,李賽豔還有另一項任務,繼續和婆婆學做菜。

李賽豔:「我覺得婆婆,因為雲南菜,像我婆婆做得比較道地,那外面吃的,可能吃不到,那麼道地的東西,都是那種有些可能是跟泰國的那種,混在一起的,就是,不是說那麼道地啦,所以,我想說,跟我婆婆學的話,比較道地的雲南菜這樣子。」

李 賽豔20歲,從緬甸來台灣讀護校,因為和婆婆的大女兒是鄰居,認識了這一家同鄉,婆婆看出李賽豔勤勞又懂事,幫小兒子相中了這媳婦;李賽艷常開玩笑,婚 前,她簡直是在和婆婆談戀愛,約會地點,在婆婆的廚房,約會方式,是跟著婆婆下廚,她就在一旁洗菜、切菜、學做菜,過了10幾年到現在,婆媳倆都還是這 樣,保持感情。

李賽豔:「以後,可能我的下一代,也許會用得到,我也可以再教我的下一代,這樣子,一直可以流傳下去,這樣子。」記者:「就是幫婆婆?」李賽豔:「對,不希望說雲南菜會失傳這樣子。」

百合肉圓是雲南傳統,過年、喜慶的功夫菜,三瓣小小的乾百合,要包進半湯匙絞肉,也得從肉開始,做精工。李賽豔:「當初剁那個肉,一定要剁得很細,那我可能,剁肉圓的時候,沒有剁得那麼細,那婆婆就會跟我講說,要多再剁一下,這樣子那肉才比較嫩。」

婆婆做菜重細節,幾道雲南名菜,例如酸菜扣肉、甜八寶飯等滿桌大菜,都是慢工出細活,甚至連雲南省前主席李彌將軍到台灣後,都指名要到汪家吃飯,婆婆好手藝有名聲,李賽豔壓力當然不在話下,始終跟在婆婆旁邊當二廚。

像煎豆瓣魚,也是婆婆想到加了甜酒釀提味,為了炸得酥脆,賣相好,熱鍋上,婆婆提著魚,李賽豔就幫著往上淋熱油,直到做完這個工作,就由婆婆接過鍋鏟。

李賽豔 :「她怕炸到我,炸到手,有一次在煎年糕,煎那個寧波年糕,我們做那個寧波年糕,炸的年糕她在店裡面,拿的炸,炸得整塊手都炸起泡來,以前都是婆婆炸來給我們吃,我想說,我就自己在店裡面炸,那個油鍋可能,因為有時候,油鍋太大也不行,所以,我可能油鍋太大的。」

原來是婆婆記掛媳婦,曾經炸傷了手,每到了這個時候,還是接過鍋鏟,沒讓媳婦碰;婆媳倆同心協力,完成這些家鄉味,可惜店裡生意實在忙不過來,要是想吃婆媳倆做的這一桌大菜,可能還要等一等,不過,要是有人上門,想跟這位雲南婆婆請教,她還是很樂於傳授。

李賽豔:「很忙的時候,我就會打電話給她,媽,我都跟她講說,她是消防隊,就是像救火一樣的,很忙的那個時間,趕快來幫我,救急,這樣子,就是幫我做一些涼拌菜啊。」

這 幾年,李賽豔覺得婆婆漸漸年紀大了,怕她體力吃不消,只有中午請婆婆到店裡幫忙,只是,婆婆經常才剛回去休息,從家裡看到小吃店,又來了一群客人,總是在 媳婦打電話求救前,出現在店裡;婆媳倆,一個負責小菜、一個煮麵,她們用廚藝過招,一切磋12年,這家為雲南婆婆開的店,少了喪偶之痛,多了個傳承手藝的 雲南媳婦。    來源:TVBS

 

 

 

 

 

.